最新公告banner
学院首页 >> 能源聚焦 >> 正文

【青春“三下乡”】能源学院“嵙研嵙田”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一)助力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再走扶贫朝阳路

作者: 日期:2020年08月30日 10:37 点击:

815日,山东科技大学首次由博硕研究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赶赴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帮包村探寻第一书记的精准扶贫路径,实践地点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泉源乡。实践队员在走访调研期间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亲身体验我校第一书记为基层群众脱贫付出的艰辛和帮扶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去年五月初,山东科技大学选派的毛庆东、郭涛林、张志刚、李恒忠和于海峰作为省直第一书记赴郯城泉源乡开始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他们首先从入户走访开始,遍访了党员、贫困户、村民代表、留守家庭等不同群体,基本摸清了村情民意,其次,通过走访调研、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了解村民的生活诉求和发展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帮扶工作计划。

帮扶的小王庄村是纯回民村,村内共有107户,386人,可供耕种的土地共有523亩,多年来村内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但耕地紧靠马陵山,土地贫瘠,普通农作物产量一直不稳定,而且村里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劳动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村内居民年均收入基本为0,作为省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到来无疑是对小王庄村雪中送炭

图为村支书向队员讲解小王庄村的崭新面貌


发展“造血”式扶贫

“输血”容易“造血”难,比起输血式的扶贫,“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这样的造血模式才能解决乡村经济的根本问题,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乡村脱贫。小王庄第一书记于书记告诉我们,要全面建设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树立村民们长远发展的观念,因地制宜,挖掘优势树立特色品牌,激活造血机制。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稳定的经济来源,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于书记在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下,发展订单农业,建设了优质榛子园基地,并与地主网签订了“互联网+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大数据”的多期交易合同。考虑榛子生长周期较长,且多名村民反应说,种玉米小麦年年见钱,种榛子几年不见钱不知道该吃什么喝什么?村民提出的问题突然摆在眼前,于书记为缩短前期收益时间,深入田间调研,结合马陵山地域优势,随即决定采用榛子园套种地瓜的模式来提高前期经济效益。地瓜秧苗较矮不影响榛子生长,而且马陵山地瓜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当年就见效益,村民们打消了疑虑,榛子+地瓜的套种模式,让小王庄村的村民喜逐颜开实现了双利润,也为今后的种植模式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为依山而建的榛子+地瓜套种基地


情暖民心,力解民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小王庄村内的道路长年失修并多处积水,而且村内道路依山而建有一定坡度,雨天路滑摔跤很频繁,严重降低了村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实践团队员通过实地走访,与多位村民交谈中得知,于书记到来之后,在考虑村内少数民族特色的前提下,采用了主干道沥青路、门前印花路的铺路方案,大大保留了少数民族村寨的特点,并且还将杂乱不堪的道路两旁变成了整洁的绿化带。此外,在硬化路面的同时,也给村内设计了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解决了多年来村民去山上打水吃的问题,而且投资建设的多级沉淀井让村内排水困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据于书记介绍,村庄西边的河道淤泥堵塞严重,雨季排水不畅,污水成流,腥臭味四散,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影响了村民出行和健康,为此,他们已经制定计划将河道清淤重建提上了新的日程,重建的河道包括景观道、雨亭、长椅等多个部分,河道的设计强调生态性,这将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合影留念

图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印花路面

图为正在重建的生态河道


此次调研,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第一书记们为村民所做的一切贡献,深切体会到了书记们要带领村民拔穷根、摘贫帽的决心,也深刻的感受到村民一年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今后一定会将自己的所学服务到家乡的建设中,为老百姓服务,扎根基层,做好为民工作。



友情链接
山东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山科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