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号召,切实普及采矿领域科学知识、传承能源发展薪火,9月28日,山东科技大学“红墨交融”宣讲队依托矿业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科技大学),精心策划并启动了以“科普采矿知识,传承能源发展”为主题的科普月活动。活动通过现代化矿井综合模型展示、矿井开拓方式解析、采矿技术原理讲解等沉浸式形式,带领参与师生走进采矿科技的世界,从风筒通风设计、矿洞支护方式到煤矿开采流程,全方位揭开地下能源开发的奥秘,激发同学们对采矿行业与能源传承的关注热情。

图1 宣讲队员与参与同学合影
活动现场,现代化矿井综合模型成为科普“主阵地”——这座立体的“采矿百科全书”,生动还原了现代化矿井的运行全貌。宣讲队员围绕模型细致讲解:从保障矿工安全的风筒通风系统,到巷道掘进与煤矿开采的全流程,每一处细节都让参与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采矿技术的严谨与精妙。

图2 宣讲队成员讲解现代化矿井综合模型
随后,宣讲队带领同学们前往走廊模拟巷道,重点介绍锚杆锚网支护、U型钢支护、锚杆支护等矿井支护技术——这些技术如同为矿洞“穿上坚固铠甲”,守护着地下作业安全。队员们还结合实例说明煤矿炮采特点,对比不同矿山开采效率差异,让师生深刻理解采矿工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现场探索热情持续高涨。

图3 宣讲队成员讲解模拟走廊巷道
接着,宣讲队带领同学们来到了模拟采煤工作面,宣讲队结合展区装置,讲解采煤作业全流程:从采煤机“破煤”,到刮板输送机“装煤”“运煤”的衔接,再到后续顶板支护跟进,让抽象流程具象化。现场学生感慨“采煤非简单挖掘,需考虑设备协同与安全防护”,不少学生围绕“采煤机适应煤层厚度”“掘进应对复杂地质”等问题互动,探索氛围浓厚。

图4 科普人员讲解煤炭开采过程
最后,在智能开采教学实训实验室,又一科普“亮点”吸引师生深入探索。实验室依托真实智能采矿场景搭建实训平台,陈列智能采矿系统模型、自动化开采设备操作台及实时监测模拟屏等教具,宣讲队员围绕教具讲解智能系统实时采集地质勘探数据、自动化采煤设备无人值守作业、智能运输系统与地面控制中心联动调度等内容,还指导师生体验操作台功能,解答“智能系统如何应对突发地质变化”等问题,现场探索交流氛围热烈。

图5 同学们体验智慧矿山“太空舱”
此次科普月活动,不仅让采矿知识从“书本”走向“实景”,更点燃了采矿专业新生们对能源传承的关注与热爱。正如矿业人以创新为桨、以奋斗为帆的进取精神,“红墨交融”宣讲队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采矿科普宣传,让更多人读懂地下能源开发的科技密码,为能源事业传承播撒知识种子。
责编:吴方灿 通讯员:黑娜萍 摄影:许淑